9151950 发表于 2022-4-7 07:19:39

艺起前行|以“艺”抗“疫”,上海音乐人用歌曲传递爱


原创 上海音协 上海文联
疫情当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座城市的守护者。上海文联各艺术家协会会员以实际行动彰显着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上海的音乐人们也一直在用一首首从心而作的歌曲,传递爱的力量。这力量可以是磅礴的美声,鼓舞人们的士气。这力量也可以是温情的曲调,温暖人们的心房。
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部署,积极响应市文联的号召,4月3日上海音乐家协会向全体会员发出倡议,希望广大音协会员朋友们一起心手相连,共克时艰,用最美妙的音乐传递爱,传递人间真情,奏响抗疫的必胜乐章。音乐工作者们积极响应。








请不要问我是谁,谁是我,
涓涓细流汇成爱的长河。
我们坚韧我们坚强,
我们的身后有伟大的祖国……
当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深情唱响这首由薛宝勤作词、赵季平作曲的《涓涓细流汇成爱的长河》时,他的内心十分激动。“这些医务工作者、志愿者自己也是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是谁的丈夫或者妻子,可他们明明知道前方充满了困难和危险,却依然挺身而出。这份勇气和担当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
“我帮着你,你帮着我;同心合力,锲而不舍;与疫情搏斗,绝不退缩!”这首歌曲用诗意的语言,深情赞颂了在抗疫过程中人们展示出来的奋斗精神、互助精神和雷锋精神,写出了所有人的坚守和付出。正如歌里唱的,上海一定会因为这一个个“我”,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一次的疫情来得突然,大家都居家抗疫。期间我们上海轻音乐团团长、书记董德平,他也是咱们文联的上海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在部队的时候就一直创作歌词,他就发给我他新创作的一首抗疫歌词《这一次》,邀我一起创作。最近董德平报名当了志愿者,他深切感受到上海市民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力量,他把这一次抗击疫情的心里话写成了歌词,这种真实的感受打动了我。”上海轻音乐团创始人之一、80岁的著名作曲家屠巴海老师说道。2020年疫情出现时,他就创作了抗疫歌曲《春天的拥抱》。这次受到邀约,他立马答应:“我这年龄想当志愿者人家也不让我去,我能为抗疫、为咱们上海做点贡献当然好啊。”屠巴海虽年事已高但创作激情不减,连着熬了两个晚上完成了作曲,还亲自手写谱子,在家里用钢琴演奏好旋律后,用手机录好发给了董德平。
在屠巴海看来,艺术创作的技巧只是手段,重要的是灵魂的共鸣。“我们要用音乐的力量赞美所有逆行者的奉献精神,要用催人奋进的旋律歌颂上海人民众志成城的斗争精神,以及全国各地不断支援、鼓励上海抗疫的人民群众。”在乐团声乐演员罗雨、高山的联合演绎,相关创作人员的紧密配合下,大家克服重重困难隔空协作,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歌曲《这一次》。
天使的美,温柔似水,
青春的蕾,无怨又无悔。
天使的美,洁白纯粹,
辛苦的给,幸福的回味……
这首温柔而深情的《天使的美》,是词作家张海宁最新的原创。三月以来,疫情又一次卷土重来,上海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压。而白衣天使们又一次挺身而出。“我每天在电视里、网络上看到一身白衣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们在辛苦地工作。为什么我们会称呼他们为‘白衣天使’?我想,天使这个意象,就是保护和奉献的化身吧。”
在张海宁看来,不少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生活中都是娇小柔弱的女孩子,可是当她们穿上防护服投身工作时,每一个都看起来坚强而又充满力量。“这种矛盾的统一打动了我,我的心里很快就有了一些意象、一些句子,我随即把它们写成歌词,由上海青年作曲家王媛慧谱曲,就有了这首《天使的美》。”
作为上海音协音乐文学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张海宁向大家推荐了更多专委会成员在近期的创作:“这段时间,我们的成员纷纷投身创作,以‘艺’抗‘疫’,希望给在一线战疫的人们传递力量,也希望给同样在居家‘战疫’的人们带去温暖。”上海音协声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歌舞团青年女高音席燕娟,也用自己的歌声表达了信念。“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每一个人表现出了奉献、责任、担当与信念,这也会成为我们人生的馈赠,让我们心怀感恩,珍惜当下,更好地拥抱未来。”
因为防控需要,有的乐谱还未能及时完成配乐和演唱的录制,如果居家抗疫的你,正好会弹奏或者爱唱歌,我们十分欢迎你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曲谱,在后台把弹唱的视频或音频发送给我们~
为了上海这座我们深爱的城市,大家团结一心,全力以赴,汇聚爱的力量。胜利必将属于我们,上海的春天终将美丽如常!
原标题:《艺起前行|以“艺”抗“疫”,上海音乐人用歌曲传递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艺起前行|以“艺”抗“疫”,上海音乐人用歌曲传递爱